袍泽之谊什么意思_袍泽之谊的含义

(一)嬴、赵本是一家

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

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作!

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!

——《诗经.秦风.无衣》

非洲有篇著名的寓言《狮子与羚羊》,说的是每天太阳升起之前,狮子总会想,我一定要跑过那只最慢的羚羊,否则就要挨饿,羚羊也在想,我一定要跑过那头最快的狮子,否则就有丧命的危险。

和平共处几乎不可能,斗争是你死我活的,每一方都没有后退的机会。当秦民族被西周王朝扔在西垂蛮荒之地后,他们立马意识道,这是一个单选题。

 袍泽之谊什么意思_袍泽之谊的含义

秦民的祖先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,舜帝一高兴,将王族女子嫁于他,封于费地,称大费,赐姓嬴。

商末,大费的后人蜚廉与儿子恶来同事殷纣,在武王伐纣之战中助纣为虐被周兵杀死。西周建国,嬴氏一族因倒行逆施不得封建。

蜚廉有个小儿子叫季胜,他的后人造父赶马车技术高超作了周穆王的车夫。大概是他开的稳当,周穆王在车上能玩个车震什么的。这不是我说着玩的,史载,周穆王东狩西巡,郊天祀地包括与西王母幽会,都是造父驾的车,并且乐而忘返。从这些可以看出周穆王对他的信任,他的职务大概相当于司机、秘书兼保镖。

后来,徐偃王作乱,造父为穆王御,长驱归周一日千里,得以顺利平叛。穆王很高兴,将造父封于赵城(山西洪洞),为赵氏之祖。

后来,恶来的后人听说造父做了赵城主,也来投奔,二族合流都姓了赵。也就是说,嬴、赵本是一家。

 袍泽之谊什么意思_袍泽之谊的含义

(二)赵非子建秦国

恶来后人中有个赵非子也善于养马,周孝王也听说了,便招赵非子为王室养马于汧、渭之间。史载,马大蕃息,就是说膘肥体壮又繁殖得快。在那时候,战马就是重型坦克,对于国家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就这样,赵非子因功被周孝王封于先祖故地犬丘(也就是西垂,甘肃礼县)国号秦,恢复祖姓嬴。秦国很小,方圆不足五十里,不到封爵的档次,就做了宗主国周国的附庸。秦字本义为“牧草”,这就充分证明了秦民族善御及善马的特殊才能。

周王分封诸侯只是划定个区域,盖个章给个名分,至于你能不能立国他是不管的。秦国四周皆是西戎之地,那无疑就是一群狼。可能周王是这样想的,你不是能养马吗,那也应该能打仗,能者多劳,那打狼的事就有劳你了。

是做狮子还是做羚羊,这是个问题。很快的,秦人给出了答案:宁做饿死的狮子,不做累死的羚羊。

 袍泽之谊什么意思_袍泽之谊的含义

非子曾孙秦仲时,厉王无道,西戎皆叛。秦仲与戎战,死于戎,长子庄公袭位。周宣王给庄公六千兵,大败西戎,宣王以庄公为西垂大夫。封庄公二弟秦康于梁(陕西韩城)为梁君,称梁康伯。后来,梁国被秦国所灭,国人以梁为氏,所以说嬴梁也是一家。

庄公有子三人,长子世父发誓道:戎杀我大父(爷爷),吾不杀戎王不敢入邑!于是让君位于弟襄公。

襄公七年,犬戎攻破镐京,平王东迁,襄公以兵护送。平王升襄公为诸侯,赐之歧西之地,并对襄公道:犬戎残虐,侵夺我歧、丰之地,秦能逐之,即有其地。

后来几十年间,秦人不以平王之语为空头支票,积极出兵与戎人作战。秦国周边虽然戎人众多,但部落之间互不统属,谁也不服谁,这就给了秦人各个击破的机会。

 袍泽之谊什么意思_袍泽之谊的含义

襄公之后,秦人先后灭荡社戎,败邽、冀两部戎,征彭戏戎,兵临华山,收复杜、郑之地,灭小虢,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。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,歧丰之地皆纳其下,成功地将空头支票变成了获利甚丰的原始股。

公元前677年,秦德公迁都至雍(陕西凤翔县)。至此,秦人经东周初近百年的艰苦创业,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,实现崛起,成为西方新兴强国。

狼群变成了零星的独狼,狮子成为霸主之日已经为期不远了。

不管是秦仲英勇无畏地死于戎、世父不杀戎王不入邑的庄重誓言,还是秦德公向东迁都,积极进取、尚武图霸的意识已深深烙印于秦人的血性中。

 袍泽之谊什么意思_袍泽之谊的含义

(三)袍泽之谊:秦人勇于公战,怯于私斗

好了,我们来翻译一下题头那首诗:

谁说我没有衣裳?和你穿同样的战袍。君王要起兵,修整好戈和矛,和你同仇敌忾!

谁说我没有衣裳?和你穿同样的衬衫。君王要起兵,修整好矛和戟,和你共同作战备!

谁说我没有衣裳?和你穿同样的战裙。君王要起兵,修整好铠甲和兵器,和你一起上前线!

秦国前期大概实行的是民兵制,也就是农忙为民,战时为兵。这就与中原诸国大为不同,战士战士,身份不是士,就没有当兵的权利。当兵是很大的一种荣誉,但同时兵源也就稀缺了。秦国国小人少,只能全民皆兵,并且武器还得自己装备。后来北朝民歌《木兰词》中: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,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备,描述的就是民兵制。

 袍泽之谊什么意思_袍泽之谊的含义

无衣之赋起源于秦地,是秦人抗击西戎的军中战歌。这首诗就说明了这方面的内容:别看我小,我已经备齐了和你一样的战袍战裙、戈矛铠甲。君令已下,让我们一起出征吧,攻伐我们共同的敌人。

到后来商鞅变法后,秦人勇于公战,怯于私斗,这其实是有民族文化根源的。“同袍”、“同泽”生动地表现出大敌当前,秦人团结一心,共赴国难的爱国热忱与献身精神。后人以“袍泽之谊”作为异姓兄弟、结义兄弟的代名词,源出于此。

荡开一笔,嬴姓源出伯益,祖籍东夷,秦人殡葬时头朝东方,所谓狐死首丘,那是对故乡怀着深深的眷恋的。

到此一章,主要诸侯国的前期历史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交待。当然,以后还会出现一些国家,只能随时简要描述了。

 袍泽之谊什么意思_袍泽之谊的含义

那么,让我们回过头来,再去感受一下中原国家。

在郑国,那个起于寒微,让庄公母子其乐融融的颖考叔死了。与秦人的同心同德恰恰相反,颖考叔死于自己人之手。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本文内容如未注明原创皆转载自互联网,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内容中图片等附件信息由原作者提供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    为您推荐

    发表评论

   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  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