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仁不让什么意思_当仁不让的寓意

“当仁不让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,出自孔子之口,被记载于《论语.卫灵公篇》第三十五章,其原文是:子曰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对于后面“于师”两字怎么理解呢?整句话在理解上会有什么不同吗?

当仁不让什么意思_当仁不让的寓意

朱熹对于本章的注释为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虽师亦无所逊,言当勇往而必为也。盖仁者,人所自有而自为之,非有争也,何逊之有?”意思就是所谓“当仁”就是以仁为已任,即使是对自己的师长也不必逊让,应该勇往直前当为必为。所谓“仁”是每个人自己所拥有的内在品质,是自己修养不断提高而形成的,不是靠与人争夺可以得来了,所以也就无所谓逊让了。但是我认为朱熹对“师”解释为“师长”有点狭隘了,为什么要特点强调“师”呢?难道对师长不必逊让,换个人就可以逊让了?

当仁不让什么意思_当仁不让的寓意

还有一种看法认为“师”在这里应该理解为“众人”,也就是说遇到践行仁义之事,众人都会抢着去做,这个时候不必谦让,该出手时就出手。当仁不让就是见义勇为的表现。不说践行仁义这么高大上的,很多人遇到需要加以援手的小事时,不自觉的就会去想即使我不去做,总会有人去做。甚至还有人会想别人都不出手,我也不出手。这就是把孔夫子“当仁不让于师”的教导抛到脑后去了。不管众人出不出手,只要该做的,就勇敢出手。这才应该是孔夫子想告诉大家的。

当仁不让什么意思_当仁不让的寓意

所以本章的译文我认为应该是,孔子说:“若遇到践行仁道的事,应该率先去做,不应该考虑逊让给他人去做。”

当仁不让什么意思_当仁不让的寓意

孔子的这简单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本身就包含了两层意思,一是对于追求真理,应该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。“仁道”在我看来是正确的,不管别人说什么,我还是要坚持已见——“当仁”。另一方面就是行仁道,要积极主动,谦让的美德不是这个时候体现的,从众心理也不是这个时候应该体现的,也就是“不让于师”。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本文内容如未注明原创皆转载自互联网,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内容中图片等附件信息由原作者提供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    为您推荐

    发表评论

   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  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