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1962年4月,印度总理尼赫鲁调动军队越过“麦克马洪线”,宣称“已将中国军队赶回两英里”,嚣张挑衅,他甚至扬言:中国不敢打!

消息传来,毛主席得知,第一反应与其说是惊讶,倒不如说是疑惑——他实在想不通,印度为什么要这么做?想了10天都没明白个所以然来。

毛主席无法理解尼赫鲁的突然挑衅,原因无非几点。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首先,中国的兵力明显要比印度强。

共产党领导下的士兵,经历过抗日、解放、抗美援朝等大战,个个可谓是身经百战,作战经验极其丰富。

尤其是抗美援朝时,志愿军将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军赶出朝鲜,足见实力,尼赫鲁哪来的胆子过来挑衅?

其次,即使从印度自身的角度出发思考,招惹中国这样的大国亦是不智之举。

与中国比较,印度同样经历过长期的战争。

1947年时,印度人民好不容易赶走英国殖民者,宣布独立,国家一度陷入贫穷,贫困、失业人口数不胜数,为何不设法发展经济,建设国家,反而跑过来打仗?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存在着合作友谊。

在抗战时期,中国就曾派出军队赶赴印缅战场,与印度方配合,共抗日本侵略者,印度能够获得独立,中方多少也出了力。

那时印度一方还算厚道,对于中国军队的到来表示感激,给予物资和医疗援助,还协助中方开辟“驼峰航线”,配合中方从印度运回汽油、器械等战备物资。

从这一点来看,两国也算是“共患难”过,是并肩作战过的朋友。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所以,无论是从哪方面出发,毛主席都想不通,尼赫鲁为什么要突然派兵挑衅,这根本就不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。

退一万步,哪怕印度真能打赢,取得那一部分领土,又要什么用?

当时的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将近七亿人口的大国,潜力巨大。

贸然得罪这样的邻居,即使印度能取得一时胜利,往后也会陷入无穷尽的纷争与麻烦,有这精力处理,为什么不愿多花点时间去发展国内的经济建设呢?

总而言之,尼赫鲁的目光太过短浅,以至于毛主席得知消息后,竟一时间没搞懂他的脑回路。

那印度为什么非要与中国过不去?

这就不得不提到印度的历史遗留问题——“麦克马洪线”的由来。

一、中印之战根源:“麦克马洪线”的诱惑

1947年,印度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努力,迫使英国人放弃并退出印度。

在临走前,恶毒的殖民者利用印度国内宗教间的矛盾,将印度一分为二,即印度和巴基斯坦。

英国人的用意很明显,就是故意挑起印度和巴基斯坦间的矛盾,让其陷入泥淖之中,使印度即使独立也要陷入内斗中去,无法成为实力强劲的对手。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这还没完,英国殖民者离开时还高调宣布,殖民期间侵占的“麦克马洪线”仍然有效,有意挑拨印度与中方的矛盾。

所谓“麦克马洪线”,指的是英国人在印度殖民期间,恶意推进中印边界,侵占藏南地区约9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土地,称之为“麦克马洪线”。

英国人侵占“麦克马洪线”时,新中国刚成立,诸事繁杂,百废待兴,边防事务一时没有得到完善,此事便搁置下来,让英国人一时得意。

印度方面,在赶走殖民者后,经历了被侵略的苦楚,竟然不思反战,不思进取,无耻地顺从英国人的挑拨,公然宣布“麦克马洪线”合法有效,属于印度的领土范围。

赶走殖民者后,被侵略者竟堂而皇之地继承殖民者的“侵略遗产”,印度这波操作,属实是有点不要脸了。

从1951年到1953年间,中印双方就“麦克马洪线”问题多次交涉,没有达成一致意见。

我方虽然占道理,不过没有得理不饶人。

对于边境问题,我国一直力主用外交、和平、友好的方式解决,不愿与邻国闹僵,毕竟历史上,中印存在着友谊。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1954年,尼赫鲁访华时,毛主席亲自接见,向他强调印度是中国的“老朋友”,中印边境问题只是“朋友之间的分歧”而已。

次年,周总理到印度尼西亚赴万隆会议,受到尼赫鲁的欢迎,人群高喊“中印两国是朋友!”

对于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尼赫鲁是万分认同的,周总理在会议期间与尼赫鲁握手的画面还被记者拍到。

交谈时,周总理也向尼赫鲁表达善意,希望用和平外交的友好途径,沟通协商,解决中印边境问题,而此时尼赫鲁的态度同样和善,并没有表现出敌意。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但从1959年开始,印度就在西藏地区搞起小动作。

1959年,达赖喇嘛·丹增嘉措阴谋发动武装叛变,企图将西藏从中国“独立”出去,中央派出人民解放军到达西藏,平定叛乱,达赖喇嘛狼狈逃往印度。

印度方面不仅接济达赖喇嘛,还趁机向中国提出将“麦克马洪线”东段近9万平方公里、西段约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归入印度领土。

这种无理要求自然遭到中国方面的拒绝,谁知印度还搞起“前进政策”,在东段和西段制造事端,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官兵多人。

一方面,中国有感于中印两国的历史友谊,不愿事态扩大;另一方面,中方很清楚苏联、美国、英国等国家想利用印度牵制中国发展的阴谋。

因此,对于印度的小动作,中方一直都是采取规劝、沟通的手段与印度交涉。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印度却因此会错意,觉得中国软弱可欺,又暗中支持西藏农奴主叛乱,结果又一次被解放军破灭。

到此,印度方面还只是小打小闹而已,中方仍是给予宽容忍让。

只是毛主席万万没想到,尼赫鲁经过一系列自以为是的“试探”,眼看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温和,竟莫名膨胀起来。

从1962年4月开始,尼赫鲁在中印边界西段的中国境内设立了多达43个军事防御据点,而且面对中方提出的和平交涉他一再拒绝,死了心要以武力同中方周旋。

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,让尼赫鲁如此自信,敢跟中国硬刚?

二、尼赫鲁的自信来源:此消彼长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尼赫鲁如此自信的原因,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:此消彼长。

“消”,即是尼赫鲁认为,那时中国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。

首先,中国建国前,经历了太多战争,军阀战争,抗日战争,解放战争,早已经是伤痕累累,千疮百孔,国内经济紧张,还没有发展起来。

蒋介石逃往台湾时,还带走了大量的金银钱财,又对中国大陆的经济造成严重打击,国内还有匪患作乱,台湾国民党虎视眈眈。

紧接着,1950年中方又组成志愿军抗美援朝,与装备精良的美军在朝鲜战争激烈对战,虽然成功帮助北朝鲜赶走美军,中方却也付出代价,伤了元气。

到1960年,苏联企图将中国拉入美苏争霸的冷战漩涡中,毛主席坚决反对,“苏联老大哥”因此与中国决裂。

到此,新中国面对苏联的打压,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,国内元气尚未恢复,蒋介石还在台湾与美国人勾结,企图觑准时机“反攻”大陆。

综合种种原因,尼赫鲁认为中国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。

“长”,则是尼赫鲁认为,印度正是“形势大好”之时。

首先,印度赶走英国殖民者,殖民者们在印度建造的工业基础被印度继承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的工业发展。

独立战争获胜,印度国内的士气逐渐高涨,又借助殖民者的工业基地生产枪械作为军备,实力进一步提升。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英国人的先进装备也被印度继承,加上二战时期,印度的部队曾随英美等国作战,接受过英美的军事化管理,让印度一方觉得自己拥有数万的精锐之师,其王牌部队的实力还在解放军之上。

同时,英美等国为牵制中国的发展,在军事、经济上都给予印度一定的支持,此消彼长,尼赫鲁认为现在正是趁机夺取“麦克马洪线”的大好时机。

每一代的印度领导人都有一个“大国梦”,尼赫鲁当然不例外,他被野心迷了眼,这才发生本文开头的一幕。

那面对印度这一次如此坚决的挑衅,毛主席最终会如何应对?

他给张国华下了一个命令。

三、毛主席对张国华下令:扫平它

自4月起,尼赫鲁就一直拒绝与中方和平交涉,期间不停大放厥词,“中国不敢打!”,“要与中国周旋到底!”,“把中国人全部赶走!”

到9月,尼赫鲁派兵越过“麦克马洪线”东段,部署1.6万兵力,西段部署5600兵力,在与中国决裂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既然对方执迷不悟,我泱泱华夏若是继续忍让,岂不显得软弱可欺?

必须要让印度背后的英美苏联等国知道,维护国家领土完整,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,领土主权问题是中方不容任何势力逾越的底线!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同年10月10日,毛主席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,讨论应对中印边境问题。

“小学生都知道中国的领土有960万平方千米,若是在我手里减少一尺一寸,我该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?”

这是在会议上,毛主席亲口所说的豪言壮语,显示出坚定的决心。

“印度的行为,已经严重违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我们不能再让着他们了。”

有些脾气不太好的革命老将立即响应主席的决心。

但也有一些老将态度谨慎,认为印度继承英国工业,这几年来又有英美在背后支持,装备和兵力只怕不差,一旦开战,能打赢吗?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毛主席便问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:“跟印度军队打,有没有信心?”

张国华长期在西藏驻防,对印度军队有一定的了解,立刻自信满满地回答:“有,主席只管放心!”

毛主席指着地图上的中印边境下达命令:“那你给我扫平它!”

于是,自卫反击作战开启,张国华回到西藏军区部署战略。

10月20日,印度军队全面进攻中方边防驻军,双方在克节朗地区正式展开对战。

然而,无论是中方还是印度方,都完全错估了这场战争所持续的时间,战争过程短暂得令人猝不及防。

在边境西段,张国华摸清敌人的部署,得知对方在部署上有前重后轻、侧翼暴露的特点,采取两翼开刀,迂回包围等灵活战术,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印度军队溃不成军,迅速占领卡龙、克宁乃等地。

印度军队原本还倚仗高山、峡谷、密林等复杂地形压制解放军,但是他们完全打错了算盘。

中国解放军的战斗力、战斗意志都远胜于印度士兵,装备也不差,最主要的是作战经验完全碾压印度一方。

当年红军长征,克服多少困难?印度想倚仗这点地形优势压制解放军,完全就是痴人说梦。

插个题外话,当时张国华其实是抱病上阵,即使如此,战斗开始不过三日,解放军就冲过“麦克马洪线”以南,歼灭印军第7旅,收复边境以南大部分土地。

西段战局同样顺利,只用了八日,便清除侵入中国境地内的印军,摧毁敌方37个据点。

不过中方始终秉承和平共处原则,早在东段战线取得大胜时,就已经向印军释出善意,希望以和平手段解决边境问题。

不料尼赫鲁仍是冥顽不灵,于是毛主席下令:打到他服为止。

中印之战怎么回事_中印之战的前因后果

随之一个月过去,印军在战场上连吃败仗,无论是东段战线还是西段战线,敌方据点全部被我方摧毁,印军被迫撤出边界线。

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一个月,短得令人意想不到。

战争结束后统计,我军共击毙、俘虏印军8700多人,缴获大量装备物资。

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,打破了尼赫鲁的虚妄美梦,将隐藏在战争背后的英美等国的阴谋粉碎掉。

而在战后,我国不计前嫌,主动释放被俘虏的印度士兵,归还物资装备,仍是以温和态度继续与印度往来。

这种以德报怨的风度,让全世界都认识到,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、宽容大度的国家。

我们不允许任何人侵犯领土,同时也不会去侵略他国,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,中国都充分展现了大国风度!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本文内容如未注明原创皆转载自互联网,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内容中图片等附件信息由原作者提供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    为您推荐

    发表评论

   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  0条评论